吉安锻造环境应急快反“尖刀”
时间:2025-01-04 21:34:33 来源: 作者: 点击:
建设“1+7+N”应急物资储备体系,打造快速响应1小时应急物资调用圈;编制“一河(园)一策一图”环境应急响应方案,常态化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……经过一年来的正规化、标准化建设,一个完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在江西吉安市立起来,一把环境应急快反“尖刀”脱鞘而出,守护着吉安生态环境安全。
吉安市始终立足打好有准备之仗,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应急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(2023—2025年),聚焦聚力环境应急装备及应急物资配备、“一河(园)一策一图”编制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等,补短板、固底板、锻长板,提升环境应急监管能力,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。
建立“1+7+N”应急物资储备体系,打造快速响应1小时应急物资调用圈
快速膨胀袋、充气式堵水气囊、空压机、PVC围油栏、土工膜、吸油毯、吸油棉条、个人防护包……走进泰和生态环境局的应急物资库,各类应急物资摆放整齐,井然有序。
“我们参照‘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’和‘重点应急装备配备指导清单’标准,足额储备应急物资及应急装备,保证关键时刻能够调得出、用得上。”泰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彭明霞说。
像泰和生态环境局一样足额储备应急物资的,目前在吉安市还有不少,他们共同构建起政府部门为主体、园区企业为补充的“1+7+N”应急物资储备体系。
何谓“1+7+N”应急物资储备体系?吉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应急科科长刘建安介绍,“1”,是指以市级生态环境局为龙头;“7”,是指以7个县级生态环境局为骨干;“N”,是指以N家企业为补充,打造快速响应1小时应急物资调用圈。
在“1+7+N”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之外,吉安市鼓励支持政府部门、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围绕产业特征和实际需求,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,建立起覆盖全市范围、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。
在应急物资储备上,吉安市明确规定,市级至少落实资金30万元、县级不少于资金15万元,按照“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”,对现有应急物资进行补充配备,充实应急物资储备,保证填平补齐。
统计数据显示,吉安市落实财政资金135万元,储备快速膨胀袋2400个、充气式堵水气囊45个、空压机(800W)8个、PVC围油栏810米、土工膜800米、吸油毯160包、吸油棉条1040米、个人防护包85套、快速检测包80套等。
编制“一河一策一图”环境应急响应方案,快速准确处置突发环境事件
以空间、换时间,南阳实践是个宝。风险源、敏感点,空间设施要找好。找坑塘、寻桥梁,围堰筑坝少不了。大水库、小洼地,稀释引流方式妙。江心洲、三角堰,一疏一堵压力小……一首“一河(园)一策一图”顺口溜,吉安市环境应急干部耳熟能详。
借鉴“以空间换时间”的“南阳实践”经验,吉安市全面开展“一河(园)一策一图”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工作,要求方案编制覆盖至全市范围内的重点河流和所有的化工园区。
如何编制“一河(园)一策一图”环境应急响应方案?“概括讲就是‘两说明’‘三张图’‘四清单’。”谈及方案编制方法,富有经验的刘建安脱口而出,“两说明”,即编制说明、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使用说明;“三张图”,即流域水系及敏感点分布图、环境风险源分布图、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分布图;“四清单”,即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资料清单、重点环境风险源清单、环境敏感目标清单、河流基础信息表。
刘建安说,在具体操作中,关键要把握“一控二截三拦”措施:一是源头控制,采用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流入河道。二是上游截流,在污染区上游筑坝拦水,减少水流对污染物的稀释,减缓水体的下移速度,同时将截留的水体分流至周边安全的区域储存。三是下游拦截,适当设置污染拦截点,构筑临时拦水坝,利用吸油毡、活性炭等吸附污染物。
三年行动以来,吉安市累计投资406万元,完成4个化工园区的“一园一策一图”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、虚拟现实技术(VR)全景图和信息化集成等工作;编制重点河流“一河一策一图”环境应急响应方案6个。
常态化开展“一河一策一图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,提高应急队伍能力
赣江畔,平湖水。12月9日,青原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如期举行。演练背景模拟为一辆运输柴油的货车发生交通事故,大量柴油泄漏,顺势流入平湖水。
接到事故报告后,青原区启动“一园一策一图”环境应急响应方案,各应急分队迅速进入战位,密切配合,合力攻坚,设置警戒线,布设多级拦截点,利用围栏、沙袋、吸附材料等构筑防线,阻止柴油扩散……经过多部门协同作战,快速处置了突发环境事件。
立足实际,吉安市各地、各工业园区创新开展“一河(园)一策一图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,提高协同配合能力、应急处置能力:
吉州区举行盐酸道路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,启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响应,利用围堰处理泄漏盐酸液体,铺洒石灰中和污染物;
新干县盐化工业城举行“一园一策一图”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,模拟某企业液氨储罐底部穿孔,液氨气化扩散,大量的高浓度含氨废水经雨水管网进入园区事故应急池;
泰和县以一辆装有甲苯危化品的运输车辆在国道上发生交通事故,导致甲苯泄漏,威胁周边的环境安全为演练背景,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。
截至目前,吉安市已投入资金243.4万元,举办“一河一策一图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34场次,举行突发环境事件桌面推演2场次,累计参演人员2000余人次,观摩人员4000余人次。
“下一步,将深化‘南阳实践’成果运用,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,提升应急响应速度,提高应急处置能力,确保不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。”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二级调研员张勇平表示。
原文链接:http://sthjt.jiangxi.gov.cn/art/2025/1/2/art_42067_5102337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最新信息
- 2020-11-26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...
- 2020-11-26 福建,境内山地、丘陵面...
- 2020-11-26 安徽作为我国华东地区最...
- 2020-11-26 山东的旅游业是首屈一指...
- 2020-11-26 在众多的景区之中,A级...
- 2020-11-26 很多朋友沉迷于古老城市...
- 2020-11-26 江西,位于我国中部,是...
- 2020-11-26 山东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