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景区调研网!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景区数据 > 正文

“AI+”赋能,辽宁探索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数智化转型

时间:2024-12-24 21:58:56   来源:  作者:   点击:

  

  辽宁水生生物监测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经数代监测技术人员四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不懈努力,水生生物监测已在形态学鉴定、AI智能自动鉴定等多领域走在全国前沿。

  

  科研与监测工作齐头并进,成绩卓著。辽宁水生生物监测领域斩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凸显其科研探索的深度与广度。在标准制定方面,已发布《辽宁省河流水质评价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BI 指数法》等2项极具价值的地方标准。深度参与制定生态环境领域首个水生态类国家标准《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》,为全国水生态监测规范贡献辽宁经验。

  

  基于多年的监测实践经验,辽宁生态环境监测团队编撰出版了《中国北方摇蚊幼虫》等5部涵盖底栖动物、藻类等多领域的专业检索图鉴专著,为水生生物监测工作业务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。值得一提的是,辽宁专家凭借专业素养首先发现了摇蚊两个新物种,学术界以专家姓名和发现地点命名了俊才齿斑摇蚊及凤城肛齿摇蚊,充分肯定了辽宁在水生生物领域深厚的专业积淀和突出贡献。

  辽宁在国家“十一五”和“十二五”水专项研究中积极作为,培育出一支专业精、能力强的水生生物监测技术人才队伍,他们代表辽宁活跃于全国水生态监测舞台。同时,辽宁积极助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工作,提供人力与技术支持,助力国家强化“三水统筹”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

  2024年,国家启动水生生物补充调查工作,辽宁以国家东北区域鉴定中心的重要角色,严谨高效地组织东北地区底栖动物鉴定与数据上报工作,为东北地区水生态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与科学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  

  展望未来,辽宁精心布局了一系列战略规划。一是着力打造国家东北区域水生生物鉴定中心,为全国水生生物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撑。同时,努力成为东三省人才培育的摇篮,为区域水生态监测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石。二是聚焦底栖动物鉴定数智化,针对传统监测对人员经验过度依赖的困境,整合数据构建专属图像库,积极探索基于AI技术的底栖动物自动识别系统,探索开启智能高效的监测新模式,为水生态监测注入科技活力。三是着力构建水生生物标准化监测模式,整合过往经验与大规模调查数据,打造全方位规范的监测体系,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s://sthj.ln.gov.cn/sthj/hjgl/hjjc/jcdt/2024121309202570111/index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文化旅游项目简介| 招聘信息| 网站地图| 本网概况| 联系我们| 会员服务| 免责声明| 投稿服务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景区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
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景区调研网 dy.jqzi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5026536号-97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4 13391650821 010-53386791 监督电话:1303109928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邮箱:lyscfzdy@163.com  客服QQ:3420238713 通联QQ:2135697940

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